der 票. 票是由务部门制和发售的一种完凭证,主要是针对从事商业活动、财产转移、权利许可、证照接受等行为而书立、使用、领授的凭证,为征收一定数额金的一种通常具有一定面值,其形式与邮票非常的接近,一些国家在特殊时期,往往会形成邮票与票通用的现象。因此在集界人们将两者称之为姐妹,1991年国际集邮联合会做出决定,票和邮票一样,可以组集参加邮展,并辟出了一个的新门类。 我国自清代光绪年间已征收,制和使用票的历史逾百年,迄今票仍然在使用,如近年来房地产交易中的产权证有票而工商营业商户的账簿也有各种不同面额的票。实际上,票与人们的接触是非常广泛的,且历史仅比邮票晚了14年。尽管属于舶来品,但我国在清代已发行了票,尤其是中国早期珍罕邮票中的《红加盖小字当壹元》,是在1896年发行的红票上加盖后使用,目前红原票的价值同样不菲,已成为集邮者和票集者追逐的珍品。 不过长期以来,中国的集者并没有关心票的收,尤其是一些集邮者放弃了票的收而专心于邮票,导致我国票收集的水平并不高。1994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根据国际集邮联的邮展规则,制定了票的参展标准,由此引起了不少集者的关注,在过去的10年间,我国的票集发展势头如火如荼,不少品种的价格出现了十倍乃至数百倍的上扬,一些先入为主的投资者已在票上获得了人生的财富膨胀,至今票的集和投资依然是不少人关注的焦点。 绝大多数票的外观与邮票十分接近,票幅、面值和制方都很类似,但前者发行部门是国家务部门,而后者则是国家邮政部门,因此两者存在区别依然十分明显。而且票的种类远比邮票要少得多。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务总局开始重视票的发行,原则上每2年发行一套新品种,其中第四版票于2001年发行,而2003年则发行了第五版票,使如此,票的种数仍然不多,但目前有加快发行的趋势。 bill stamp